文章僅供旅行參考用,詳細資訊請參考官方網站公告。資訊不完善處還請見諒,若有錯誤還請提醒更正。網頁中的部分連結為介紹連結,本網站可能會收到一點回饋。感謝同學們對研究生的支持。
在2018年,SPG 正式被併入萬豪 (Marriott) 的萬豪旅享家 (Marriott Bonvoy)點數計畫。參考最新文章:
SPG 算是在台灣近年來知名度較高的飯店集團。主要原因是近年台北掛 SPG 品牌的飯店算是所有國際集團中最多,行銷策略也深植許多同學心中。研究生也抽空來談談這個飯店集團。這個系列的基礎集,研究生依然將筆記著重在點數相關運用上,想要了解飯店的歷史和沿革,可以直接從官網取得資訊。
飯店集團介紹系列文:
- 卡爾森俱樂部 (Club Carlson) 與 Gold Points
- 喜來屋飯店集團 (SPG) 與 Starpoint
- 洲際酒店集團 (IHG) , IHG Reward Club 及 洲際大使計畫 (Intercontinental ambassador)
- 希爾頓酒店集團 (Hilton) 與 榮譽客會 (Hilton HHonors)
1. SPG 飯店品牌
SPG 這個常客計畫,包含了旗下 1,000多家飯店,9個品牌。儘管這個計畫在台北開了多家飯店,因此知名度大響,然而以全球飯店集團來說,比起 Hhonor, Marriott, IHG 等擁有超過 4,000 家飯店來說,算是較小的精品計畫。其六大品牌如下:
- 威斯汀 Westin
- 喜來登 Sheraton
- W Hotels
- 瑞吉 St. Regis
- 艾美Le Méridien
- The Luxury Collection
- 設計飯店品牌 Design Hotels
這六個品牌中,Sheraton 定位為集團中的代表品牌,Westin 則為高價品牌同時也是集團裡面的第一個品牌。St. Regis 定位為頂級奢華,W則為年輕人所喜愛的精品飯店。W 和 St. Regis 都是在集團收購 Sheraton 後幾乎同一個時間點在紐約開啟第一個旗艦店。而 Le Méridien 則是最晚收購來自法國的牌子。除了這六大品牌外,還有三個牌子:
- Element by Westin
- Aloft by W Hotels
- Four Points by Sheraton
其中除了 Four Points 是在收購 Sheraton 時一併收購的牌子外,Element 及 Aloft 都是十年內的新品牌。在SPG的年報裡面,Four Points 和 Aloft 都是定位為 select-service hotels。
這九個品牌在集團內分為 7個等級。
從整理出來的分布圖中,不難發現,Four Point和aloft在集團中的定位,最高也只有到 5。在 Hilton 的年報裡面,這兩個品牌是跟 Courtyard, Holiday Inn, Hyatt Place, Novotel 等類似的中階飯店。St. Regis的定位最高,而且也只在特定地方設點,除了天津瑞吉之外,都要等級5以上。W Hotels 也是在品牌設定上相當高。不過在淡季時,即便是 W Time Squares 一樣可以出現 $200以下的低價,St Regis 似乎底價就比較硬了。
2. SPG 的會員制度
在「二階」式的飯店會員制度中, SPG 算是相當認真的在處理不同等級的會員。因此即便只有二階,但實際上,最高等級的白金會員,還可以在細分成四個等級。
不同的飯店會員制度有不同的設計,不過一般來說,這些中高階會員制度落落長的各種優惠介紹中,會被點數旅行玩家看重的部份其實只有幾項:達成條件,免費早餐,升等房型,延遲退房,消費所獲得點數比例。其他的有一些無關緊要,但也有很特別的亮點。研究生接下來將依不同階級的會員依序討論。
A. 金卡 (Gold)
與大多數的「二階」式會員制度類似,像是 Hyatt 的 Platinum , IHG 的 Gold ,在中階會員的 Gold,幾乎沒有什麼稱得上值錢且有保證的福利。在過去飯店網路不提供的情況下,還可以用「使用網路」來當重要福利,現在大概就只剩下加倍積分有感了。延長退房和升等都要拼運氣的情況下,拿著金卡會員實在很難有明確拿到手的好處(可能只有那杯飲料)。
所以就達成條件來說,25 nights/10 stays 在三階會員制度中算是卡在前兩階中間,擁有不上不下的優惠也不算難理解。SPG的聯名卡申辦不會自動獲得中階會員資格,反而還要刷 $30,000。而且信用卡沒有什麼明確的好處提供給會員,反倒是點數價值很高。這也是研究生一直無法把 SPG聯名卡當做飯店卡的原因。
B. 白金卡 (Platinum)
而高階會員的 Platinum,就有套房升等和早餐等重要的優勢。然而,包括 Hyatt,或是許多美籍航空公司,現在都會將升等獨立拿出來用「升等券」的概念處理。在白金卡會員中,住宿50晚的會員可以獲得一年十張的升等券。在有升等券的情況下,不使用升等券的權力,也不是那麼容易升等到套房。
在論壇裡面最常被討論的問題就是,升等券依然要看飯店自己的政策。也就是說,本來就很大方提供升等的飯店,即便不用券都有機會升。但是在很多飯店一方面升等熱門,二方面提供升等的房數不多,因此套房升等券也變得很難使用掉。今年開始(就在前天公告),Platinum 50的升等券可以用其他幾個選項代替。包括坐 UBER,換 Amazon禮券等等約$100價值的選擇。然而,只要能升等成功,升等套房的價值很容易就超過其他選項。相信還是很多人會選擇升等券使用。
另外還有 75晚和100晚的額外優惠。其中的 Your24,則是可以任意時間 Check in,而以24小時計算退房時間。
收聽研究生 Keith 的 Podcast 節目
《日本大特搜》:Apple Podcast, Spotify, KKBOX
每週一、三上線。一起神遊日本二十分鐘。帶著你一起了解日本最新趨勢,旅遊資訊和文化。讓你在旅遊時能有更多的感動和啟發,不再只是走馬看花。
《旅徒 Tabito》:Apple Podcast, Spotify, KKBOX
每週六上線。從新手到資深玩家,聊聊最新全球旅行趨勢,點數旅行【飯店|航空|點數|信用卡】。
《台湾VIBES》:Apple Podcast, Spotify
日本語番組。毎週木曜日更新中。台湾好きの日本人と台北育ちの台湾人が、旅行やトレンド、音楽、ドラマ、文化について語ります。
讓我們一起學習「用豐富的知識享受高品質的旅行」!
3. SPG 的點數價值
SPG 的點數 Starpoints,是所有航空里程和飯店點數當中,研究生估算其價值最高的點數。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SPG 點數可以以 20,000點兌換 25,000 的航空里程。相信這件事情讓許多點數玩家十分頭痛,研究生手上所有的點數超過 100 萬,但比研究生擁有更多點數的人所在多有。當點數一多,飯店點數和航空點數要一起討論價值的時候,一個點數在兌換航空里程的優勢一大,就捨不得拿點數去兌換飯店了。
以研究生估算的為例,若將 SPG 的點數當做航空公司計畫來看,加上 1.25x 的加成,每點價值估算為 2.5 cents。然而,若當做飯店點數估算,每點價值頂多估出 1.5 cents 左右。這個狀況的確讓很多玩家煩惱,雖然他有十分漂亮的兌換比例可以兌換航空里程,但是也有很想要換的飯店想去。畢竟 SPG的飯店只能使用 SPG的點數兌換。比方說專門主打年輕人路線的精品 W Hotels。
在取得點數不易,又充滿矛盾的情況下,使用 SPG 點數兌換飯店時會採用更高的標準。比方說,因為IHG點數隨時都可以買到,也因此即便是去住 Holiday Inn,只要點數兌換可以達到 0.7 cents 的價值,研究生就會毫不考慮採用點數(或點數+現金)兌換,而不是付現。但在 SPG 的狀況就不一樣了,SPG 的點數在官網促銷特賣的時候每點可以賣到 2.625 cents,相當於 2.1 cents 的價格購買里程。如果兌換飯店也是差不多這樣的價值,研究生可是打從心裡想把點數拿去換航空里程啊。所以到底什麼樣的飯店可以下手呢?比方說 W 蘇梅島一晚動輒 $1000 美金起跳。以現在的促銷方案為 26,000 點兌換(促銷結束且調漲後為 60,000),那麼兌換時每點可以達到 3.8 cents 的價值。這樣子的數字,研究生才會覺得,好吧,換吧!(用IHG 50,000 換差不多價格的洲際 Bora Bora,僅需花半秒鐘按滑鼠,無需猶豫)
或許,這也是另外一個理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頂級飯店裡面, SPG 的 review 總是較其他集團少。畢竟 Hilton, Hyatt, IHG 都有辦卡就送頂級飯店一晚,Marriott/Ritz-Carlton, Club Carlson 雖然沒有送頂級飯店的免費住宿,但是他們的點數除了換房外,在兌換航空里程上沒有優勢。但是 SPG的點數不但沒有大量的首刷禮,也沒有還算是可以接受的兌換比例可以得到,要取得,大概只剩下努力的住,或是拼命刷 SPG 卡,才有辦法辦到了。
用一句話來小結:SPG 的點數強大到研究生沒有辦法把他當成正常飯店點數,因此兌換 SPG 點數來換房的標準遠比其他飯店集團點數嚴苛。
4. SPG 點數兌換免費住宿
SPG 的飯店分為 7 個等級,但如同 Hyatt, Hilton 及 Club Carlson,等飯店集團,頂級飯店多集中在次一等,亦即等級 6。不過 SPG 兌換房間時有一個嚴格規定,若是飯店的基本房型為套房以上等級,則兌換需為 2 倍以上。這和 IHG的玩法完全不同,最被常討論的例子就是,水上屋的洲際 Bora Bora,依然是比照基本房型兌換。
SPG 兌換房間時有個非常著名的規定 — 只要基本房型還有空房,就可以兌換。不要小看這個規定,許多飯店集團即便還有很多基本房型空在那裡,也是不開放免費房兌換。而即使沒有基本房型,只要有空房,都可以打電話去詢問能否用較高的兌換比例兌換進階房型。但是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許多 SPG 的飯店就乾脆把最低等級的基本房型數目降低,然後稍高等級的房間價格差異小,這樣一來,就可以在不提高最低價格的情況下,實質的限量。
而住宿滿四送一的兌換也成了另一個亮點,可以提高點數價值。只是啊,大家真的有那麼多 SPG 點數可以用嗎?喔,不對。更實質的問題是,有那麼多的假可以定點旅遊嗎?
而 SPG 也有設定 Cash & Points,但就沒有保證兌換的規定。一般來說,在 2013年改制前,不管怎麼算, Points & Cash 都是最划算的換法,所以許多飯店終年缺貨。然而, SPG也發現了這件事情,在改良後的匯率後,已經沒有這麼划算,但是卻能提供更多的空房兌換。
研究生在估算 Points & Cash 的算法與其他部落客不太一樣。基本上不考慮所謂的 實質房價。因為研究生認為,考慮該用點數還是該用現金這件事情才是真的與實質房價有關。在考慮點數房的時候,僅需要考慮 把部分的點數換成現金是否划算。
在上面的試算表當中,研究生試著將現金的部份估算購買點數的成本。也就是說,如果購買的成本越低,則採用 Cash & Points 越划算。若是同學同意研究生對於 SPG 點數每點 $0.025 的價值估算,那麼無論如何 Points & Cash 都是較好的兌換方式。只要能有房能換,就不需要去考慮純點數換房。然而,若是在不考慮 SPG 的強大航空里程兌換,用其他飯店集團的點數兌換方式估算 SPG 點數價值,那麼是否能夠壓低到 $0.015 或是更低就很重要了!一般來說,在旺季換房的情況下, Points & Cash 可以發揮到最高價值,其次在等級 3和4的飯店兌換有較好的價值。此外,在考量稅金還要再加上去現金部分,依照不同的地方可能會加上 10% – 20% 不等,實際兌換時,還要再稍微估算一下實際兌換比例,來判斷最高價值。不得不說,這部份 Hyatt 的匯率真的漂亮很多,屆時研究生會再介紹。
5. SPG 聯名信用卡
閱讀過研究生過去筆記的同學,應該都知道研究生對 SPG 聯名卡有個又愛又恨的評價。愛他在所有的消費都可以獲得一點,而那一點可以估算出強大的 2.5美分。而恨,就是恨在他長得一點都不像飯店卡。沒有像一般飯店卡的免費住宿,沒有續卡禮,也沒有贈送進階會員資格。(要消費 $30,000 才給金卡是哪招)而他所送的 SPG+ 資格,別說是到美國以外的國家了,連在美國的飯店都不見得搞得清楚那是什麼。
不得不說,他真的長得一點都不像飯店卡。但因為他強大的點數優勢,對研究生來說,是一張不可多得的皮夾卡。然而這也讓擁有 SPG 聯名卡的同學更加不願意把辛苦刷來的點數拿去隨便換飯店啊!
更多關於聯名信用卡的介紹,研究生會另文介紹。其他關於美國信用卡的訊息請參考研究生的另一篇筆記:2014 美國信用卡選擇指南 — 攻略點數旅行三大度假勝地不可或缺的幾張卡。
小結
SPG 不管在高階會員福利,和高階飯店的水平一直都在各飯店集團中名列前茅。也因此儘管很多同學不住在美國沒有 SPG 信用卡,但若長期出差時,若有機會都會想選擇 SPG 的飯店衝白金卡,賺點數。飯店數目少是他的缺點,點數難以取得更是許多同學的恨。
不過 SPG在台北擁有的飯店多,九大品牌裡面有五個進駐,未來五年又要在台灣開好幾家飯店。居住在台灣的同學,可別因為他門檻高而錯過啊。
飯店集團介紹系列文:
- 卡爾森俱樂部 (Club Carlson) 與 Gold Points
- 喜來屋飯店集團 (SPG) 與 Starpoint
- 洲際酒店集團 (IHG) , IHG Reward Club 及 洲際大使計畫 (Intercontinental ambassador)
- 希爾頓酒店集團 (Hilton) 與 榮譽客會 (Hilton HHonors)
收聽Podcast《日本大特搜》
日本大特搜, 每週一三五更新!
最在地的日本知識型文化趨勢旅遊節目。
收聽Podcast《旅徒》
用豐富的知識享受高品質的旅行!
專門聊航空哩程,飯店點數,及最新旅行趨勢!
追蹤研究生臉書與IG
追蹤臉書《研究生Keith》,關於日本旅遊,點數和旅行,我都會放臉書分享。
追蹤 IG 《研究生Keith》,會分享一些日本的攝影作品和連續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