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集:我該拿澳盛銀行飛行卡的點數兌換哪一家的里程?(長榮 vs. 華航 vs. 國泰 vs. 新航)

文章僅供旅行參考用,詳細資訊請參考官方網站公告。資訊不完善處還請見諒,若有錯誤還請提醒更正。網頁中的部分連結為介紹連結,本網站可能會收到一點回饋。感謝同學們對研究生的支持。

研究生這次回台灣度假,發現身邊很流行辦一張卡:澳盛銀行飛行卡。因為他號稱可以兌換65家航空公司機票。不過研究生仔細研究了一下,其實只能換四家航空公司的里程啊…。這四家航空公司分別隸屬於三大聯盟的其中一個,所以所謂的65只是拿這幾家的里程去兌換該聯盟的機票罷了。研究生就試著來分析一下,既然一樣一點換一哩,到底該換誰的呢?


其實不一定啊!

(Update 2013/10/18: 謝謝同學幫忙補充,增加新航執飛的飛機網路上兌換打85折的數據及法蘭克福可搭乘新航執飛的飛機)

(為了不讓同學們造成混淆,本篇文章並非以美金計價,所有的價格都是以新台幣列出)

看習慣研究生的「最高集」的人,應該會期待一點進文章,就出現一個粗體字的答案。可惜真的是沒有一個固定答案,所以只好放在「比較集」。澳盛銀行飛行卡的點數,不管換哪一家航空公司都是一點一哩,既然加權分數一樣,要比較起來也算是簡單一點。其中白金卡是每30元一點,而御璽卡則是23元一哩(不考慮任何促銷活動的情況下)。這御璽卡的回饋比例可真是直逼我的美國運通SPG卡了呢(不過SPG可以換一些不用加燃料稅的計畫里程,澳盛換的這四家都要加呀)。

這四家航空公司其實隸屬在三個聯盟。

  • 星空聯盟 (Star Alliance):長榮航空(無限萬哩遊)、新加坡航空(KrisFlyer)
  • 寰宇一家 (One World):國泰航空(亞洲萬里通)
  • 天合聯盟 (Skyteam):中華航空(華夏會員)

要比較這些航空公司,有太多因素要考量。舉些例子來說:

  • 星空聯盟的加盟航空公司較多,可以飛的點比較多。
  • 寰宇一家規定各家航空公司不可以藏私,有里程兌換機位就要拿出來。
  • 只有星空聯盟飛得到蘇美島,只有寰宇一家飛得到復活島。(咦)
  • 長榮和華航可以講國語,國泰的空服員都只說廣東話。
  • 每家航空公司的open-jaw及stopover規定不一樣。(可以參照另一篇文章:基礎集:三個玩點數旅行一定要知道的名詞 — open-jaw, stopover, layover
  • 每家航空公司的兌換手續費不一樣。
  • ……

好吧,很難比。不過由於這四家航空公司的獎勵機票,都要加YQ(燃油附加稅,少則上千,多則上萬),不像美國的航空公司兌換不需要另外加稅,所以兌換里程後,其實還是要貼補一些錢的。好在這四家都要,所以可以稍微將這個因素除去。(其實也不能完全不考慮,畢竟每一家航空公司的YQ還是不一樣。不過讓研究生先稍微偷懶一下。)

這一篇比較集,研究生把重點放在一些熱門的地點,以台灣為出發地(畢竟辦澳盛銀行飛行卡應該多數是住在台灣吧),一些熱門的旅遊地為目標,看看到底需要消費多少錢才能進行這趟點數旅行。

在這之前,研究生要提一個比較重要的部份,那就是亞洲萬里通的計算方式和其他三家不太一樣,是以距離來計算,而非以區域計算。所以一些小小的距離差異其實會影響他的在兌換上的優劣。此外,若是用兌換該家航空公司自己執飛的機票,通常也會比兌換聯盟票來的低。四家兌換聯盟機票的基本里程需求如下。

亞洲萬里通兌換寰宇一家往返獎勵機票所需里程

長榮航空(無限萬哩遊)兌換星空聯盟往返獎勵機票所需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