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集:為什麼我的里程總是換不到機票?

文章僅供旅行參考用,詳細資訊請參考官方網站公告。資訊不完善處還請見諒,若有錯誤還請提醒更正。網頁中的部分連結為介紹連結,本網站可能會收到一點回饋。感謝同學們對研究生的支持。

隨著年終將近,最近越來越多人問研究生:我年底連假要出遊,該怎麼換機票。研究生的回答通常是:用買的吧!

事實上,點數旅行玩家也不是所有的場合都用點數換票,很多時候都是用現金買票。上一篇文章研究生就有提到了里程票的限制,和用現金買票有什麼不同,還沒搞清楚的新手可以再來思考一下。(參照:50萬天價頭等艙機票「其實只要6萬台幣就能買到」 — 點數旅行玩家都知道的公開秘密

這篇文章,研究生將更進一步的討論一些點數旅行換票的思維。



時間。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說明里程票和現金買票最大的差別,就是「時間」。

時間這個詞包含了兩部分:一個是為了取得足夠資訊的時間。另一個是出去玩的時間。

先講第一個,取得資訊花的時間

 

目次

蒐集資訊的時間

跟團旅遊其實是最簡單的旅遊方式,只需要確定行程跟著出去玩就好。也因此還是很多人很熱衷團體旅遊。有的同學一年就只有短短的五天假期,又要全家出遊,沒時間查詢要玩的景點,沒時間自己處理機票,飯店。跟團,研究生相信這是最好的選擇。

再來退而求其次的是自由行。想要有很自由的方式規劃行程,但是想要省去最麻煩的機票和飯店。仍然很花時間去查詢資訊,但是有的同學很享受查詢資訊自己挑選餐廳的過程。

最後就是「完全自己規劃的自助旅行」了!飛機票,飯店,吃飯玩樂全部自己查詢。需要花最多的時間取得資訊。為了要節省成本,一大早起床搶廉價航空機票,盯著飯店的特價資訊,找尋CP值最高的飯店。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去取得大量的資訊,有的同學覺得很有趣,是旅遊的一部分。當然也有同學覺得很麻煩,只是為了省錢。為了便宜,犧牲了許多彈性,特地請假淡季出遊,或是挑選比較便宜的地方出遊。若是要旺季出遊,絕對是要提早半年甚至一年以上規劃,只為了要在旺季拿到個好價錢的機位。

研究生認為,要能願意加入點數旅行行列的同學,最起碼一開始要把這趟旅行定義為「完全自己規劃的自助旅行」。一方面對於蒐集這些旅遊資訊有莫大的興趣,而從中也因為資訊量在身上越來越多,旅行成本也越來越低,旅行品質卻越來越高。

換言之,如果平常比較沒有在蒐集相關資訊,心血來潮想要把過去的里程拿來換機票的時候,很容易就會產生「為什麼我的里程換不到機票?」的疑問。點數換機票的複雜度比用現金刷卡買機票高相當多。這也是為什麼網路上很多人討論如何用點數換機票,但要談到現金買機票,大概就是個「網頁購買刷卡流程」就結束了。

一開始寫這個筆記網站,也是因為每次要旅遊所蒐集的資訊都很龐大。一開始整理了自己看,後來開始整理跟朋友分享,最後就把它放在網路上跟其他自助旅行的愛好者分享。研究生希望能藉由這些筆記跟大家分享,降低彼此搜尋資訊的時間。

若是能克服這些「蒐集資訊的時間」,接下來還有另一個,就是「出國旅遊的時間」。

 

出國旅遊的時間

用一個簡單的經濟學概念來思考這件事情。就是供需和價格。

供給:假設每一個飛機所提供的免費換票數量固定。
價格:假設每一個航段所需要兌換的點數一樣多。

那麼,需求可能是最主要影響能不能換到里程票的主因。

因為當價格固定,需求越大的時候,這個供給數量就嚴重不足。尤其是用現金買機票特別昂貴但是點數兌換特別划算的熱門航點。比方說:北海道,大溪地,歐洲線。

一向自己規劃自助旅行的玩家,對於這個時間也相當敏感,也因此對於「點數旅遊」的缺乏彈性能更快速的理解。用點數換機票可以創造出非常高的 cp 值,既然大家都知道這件事情,那為什麼不是所有人都投入在這裡面呢?(事實上研究生很多時候也都是用現金買機票啊)除了無法定期搜尋資訊的時間外,很多人都處在「除了旺季無法出去玩」的窘境。什麼是旺季?很簡單,大家都放假我也放假的時間就是「旺季」,比方說端午連假,寒暑假。旅遊點特別好玩的時間就是「旺季」,比方說泰國的潑水節,大溪地的「非雨季」。

 

旺季

旺季要出去玩想要省錢怎麼辦?對於自助旅行的玩家來說,答案大概就是「提早訂」。如果問研究生點數旅行該怎麼辦,答案大概會是「提早提早訂」。如果一班旺季航班的飛機,「最便宜的艙等」在10個月前就賣完了,那麼用點數換的艙等可能在一年前開放訂位的那一天就賣完了。研究生身邊的朋友,要訂年底從美國回台灣度假的點數機票(尤其還要刻意的從夏威夷轉機的),在今年年初就把票給開了。

所以如果無法淡季出遊,又無法「提早提早」確定旺季出遊的時間先訂票。研究生只能說,當蒐集越多資訊,越可以證明「自己的里程總是換不到機票」。要花 6萬台幣就換得頭等艙機票配合自己的時間出遊,真的不是件容易事。

 

淡季

來談談淡季。

淡季票相對的就好訂很多。比方說台北香港的來回機票,研究生的經驗是淡季幾乎可以當高鐵坐。國泰的航班一天有十幾班,今天訂明天的機票,或是早上訂下午的機票都不是問題。不過由於距離近,旅客多,若是要安排「週六早上出發,週日晚上回來」的熱門機票也是需要提早訂。台灣出發好訂的航點還有像是新加坡,曼谷等等。只要是淡季,提早個一兩週都有機會訂到時間好的商務艙機票。

一般來說,有廉價航空直飛的旅行點,淡季機票都會相對的好訂。

而台灣人最愛跑的日本則是「旺季多淡季少」。北海道機票就算是所謂的淡季也要「提早提早訂」,東京的航班多,又有廉價航空,相對的好訂。大阪和福岡則要看看運氣了。有些航空公司會有規定里程換票要提早至少一個月以上訂否則要加收手續費,這也是個變相要求點數旅行玩家提早訂的方式。

美國國內的航班情形也類似。航班多的航點通常在淡季都比較好換機票,比方說 舊金山=洛杉磯 的機票 或是 洛杉磯=拉斯維加斯 的機票,就相對的好訂許多。

事實上很多點數玩家玩上癮後,反而喜歡請假淡季出遊,因為淡季出遊再加上點數旅遊在 open jaw 及 stopover 的彈性(參照:基礎集:三個玩點數旅行一定要知道的名詞 — open-jaw, stopover, layover),往往可以換出比用現金買機票價值高出很多且豐富的旅程。

 

聯合航空搜尋不到免費里程機票的網頁

聯合航空搜尋不到免費里程機票的網頁

飯店點數

另外談談飯店點數。許多飯店都會促銷販賣自家的點數,尤其是在第二季和第三季。像是前一陣子販賣的IHG點數(IHG 史上最便宜點數!只有一週)。如果同學們還記得,去年洲際飯店的 points break 促銷,大溪地飯店一晚只要 5,000 點,若是用購買點數來換飯店,相當於一千多台幣就可以入住大溪地飯店一晚。划不划算?絕對划算。(參照:洲際大溪地酒店一晚也只要5,000點)然而,划算之餘,用點數兌換飯店也是要像換機票一樣的思維。尤其是熱門旅遊點的飯店,旺季要「提早提早換」,淡季有時候前幾天就換得到。像是研究生之前去住的香港洲際飯店,淡季期間,前一天就可以換到飯店。(參照:點評:香港洲際飯店 (Intercontinental Hong Kong)

當然,有時候飯店促銷時價錢非常便宜,這時候用點數換反而就不划算了。像是去年的IHG 歐洲大特價。(參照:IHG集團歐洲一晚只要 £25/€25起!

 

結論

若是平常出差很多,獲得的大量航空里程和飯店點數,自然而然的就會逼自己進入到點數旅行的行列。然而,有些人進入點數旅行行列是因為辦信用卡消費或是花錢買點數。一般而言,除非真的像研究生一樣「窮到只剩下點數」,否則在每一趟旅行開始前,研究生都會建議要好好思考「該用現金」還是「該用點數」來規劃最適合自己的旅行。最後這邊研究生再重複上篇文章的幾個提醒,同學們可以再思考一下「為什麼我的里程總是換不到機票?」。

  • 只要願意花錢,刷卡可買到明天的機票。但靠點數換機票需要「提早規劃」或是「隨緣」。多早呢?淡季的話可能要提早三個月以上,旺季提早半年到一年是基本。旺季的熱門旅遊點, 360天前位置放出來時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反之,淡季的非熱門航點,研究生也訂過幾天後就出發的飛機。像是日本航空的歐洲線,往往 300天前一開放就被搶掉。淡季的日本美國線,就位置很多。
  • 點數買了就要用掉,因為隨時有可能貶值。應該不會有同學希望花了錢買點數,結果放到貶值。本來能換頭等艙的點數,最後只能換經濟艙。所以要一氣呵成。
  • 點數兌換機票無法太多人成行,尤其是頭等艙。一般來說頭等艙的機位都不到 10個,開放兌換的機位可能就是 1-3個,換完就沒了。除非有些航空公司會在出發前將剩下的位置放上去臨時兌換。
  • 行程彈性。如果剛好週六的班機沒有位置了,週日飛是否也可以?如果五月都沒位置了,六月可以嗎?洛杉磯轉機的位置都沒有了,芝加哥轉可以嗎?
  • 查免費機票的位置要有耐心。需要學習多家訂位系統。以 US Airways 兌換寰宇一家的票為例,由於 US Airways 自己的網站無法查其他航空公司的免費機票是否有座位,了解英國航空,國泰航空,以及日本航空的網路訂位系統算是基本款。
  • 有些航空公司兌換機位需要打電話訂位,如果英文對話還沒準備好,要找個朋友來幫忙。

收聽Podcast《日本大特搜》

日本大特搜, 每週一三五更新!
最在地的日本知識型文化趨勢旅遊節目。

收聽Podcast《旅徒》

用豐富的知識享受高品質的旅行!
專門聊航空哩程,飯店點數,及最新旅行趨勢!

追蹤研究生臉書與IG

追蹤臉書《研究生Keith》,關於日本旅遊,點數和旅行,我都會放臉書分享。
追蹤 IG 《研究生Keith》,會分享一些日本的攝影作品和連續影片。

分享這篇文章給朋友吧!
  •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
  •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
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