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僅供旅行參考用,詳細資訊請參考官方網站公告。資訊不完善處還請見諒,若有錯誤還請提醒更正。網頁中的部分連結為介紹連結,本網站可能會收到一點回饋。感謝同學們對研究生的支持。
全日空 ANA 的會員稱作 AMC – ANA Mileage Club,中文稱作 ANA 哩程俱樂部。這個計劃是從 1998年開始,隔年,全日空就加入了星空聯盟。
ANA 哩程俱樂部,是對我影響最深的一個計劃,也是我開始玩哩程的濫觴。 2000年我第一次搬到日本之後,2001年加入了這個計劃,2002年辦了我人生的第一張航空卡 – ANA Card。從此這二十年,點數旅行的大小事,成了我生活中最大的休閒娛樂。
整個計劃非常有日本人的特色,非常多的細節,一份又一份的文件堆疊。但是規則就跟日文這個語言一樣,非常規則,連例外本身都有規則。這二十年來,用日文的鄉民語言來說,整個計劃不斷的在「改惡」。但即便如此,在日本國內的 JAL, ANA 二選一,其實也沒太多地方能逃。再來,在不斷改惡的這二十年,放眼全世界的哩程計劃,ANA的哩程仍然非常有吸引力。
這篇筆記,我會介紹 ANA 哩程的一些基本規定,兌換免費機票,累積里程,和一些小撇步。不過在這之前,想先讓大家記住兩個數字,一個是 17,000哩,另一個是 130,000哩。如果你還不是搞得懂這些哩程的有的沒的,先把這兩個數字當目標就對了。
(註:2024年4月18日起,ANA 里程改表,本文已經更新到新表)
AMC – ANA 哩程俱樂部
AMC 哩程就是 ANA 的點數遊戲。早期的航空公司哩程的計算方式,是用「飛行距離」來計算,而不是「消費金額」。也就是說,如果你飛得越遠,得到的哩程就會越多。在很多美籍航空公司已經改成用消費金額來計算的這個年代,ANA 依舊是舊時代的計算方法。簡單來說,在一樣的優惠票價的情況下,從日本飛歐美線機票大概是亞洲線機票的 2~3倍價錢,但哩程累積則依照距離算,通常會超過五倍以上。當然,ANA也是有很多複雜的規則來補足這樣的問題,比方說國內線可以在會籍點數上加倍等等,我們會在後面來討論。
而 ANA的哩程,比較麻煩的是他有三年過期的制度,所以如果沒有辦法慢慢集。不過信用卡的話可以透過延緩轉點時間來處理,實際上飛的哩程,就真的得注意了。
全日空 ANA 與他的合作夥伴
ANA 是全球第九個加入星空聯盟的航空公司,加入時間早於長榮 14 年。因為隸屬於星空聯盟,基本上只要是聯盟的班機,都可以累積哩程到 ANA 哩程俱樂部,相對的,ANA哩程也可以兌換星空聯盟的機票。除了聯盟之外,他自己還有很多的合作夥伴。
尊榮會員等級
ANA 的中高階會員,可分成青銅 Bronze,白金 Platinum 和鑽石 Diamond 三個等級。其中青銅可以拿到星空聯盟的銀卡,而白金和鑽石則是拿星盟金卡。
日本的航空公司,包括 JAL 和 ANA 都有一個讓很多玩點數旅行的人趨之若鶩會員規則:拿到一次高階會員後,搭配著高階的信用卡,則可以持續一直維持高階會員。以 ANA 來說,只要你拿到了一次白金會員,就可以申請 ANA Super Flyers Card (SFC)。爾後綁定一張高階信用卡,每年繳信用卡的年費,這個白金會員就可以一直持續下去。不像一般航空公司高階會員,你必須得每年都去滿足條件才行。也因此在 ANA 裡面就出現了「SFC修行」這個名詞,比方說一天之內從東京飛兩趟沖繩來回,連續飛個好幾天,達成目標後,就完成了修行。
日本你搭日本國內線,會發現聽他廣播卡客優先登機,還沒輪到非卡客,大概已經登機了超過一半。沒錯,在日本的航空公司卡客真的是多到不行啊~畢竟他們遠程的國內線航班,跟台灣坐高鐵是差不多的意思。
青銅 | 白金 | 鑽石 | |
---|---|---|---|
年度積分* | 30,000 | 50,000 | 100,000 |
飛行獎勵哩程 | 最多55% | 最多105% | 最多130% |
艙位升等 | ◉ | ◉ | ◉ |
優先登機報到 | ◉ | ◉ | ◉ |
優先安檢及登機 | ◉ | ◉ | |
額外手提行李 | ◉ | ◉ | ◉ |
優先領取行李 | ◉ | ◉ | |
貴賓室 | 用哩程 | ◉ | ◉ |
星空聯盟 | 銀卡 | 金卡 | 金卡 |
*其中有一半必須要從 ANA集團的航班獲得。
這邊談到的年度積分,指的是 Premium Point ,而不是可以拿來兌換機票的哩程。是以月曆年(1~12月計算),計算的公式比較複雜,基本上會分成四個重要的因素來計算。
- 基本航段哩程 – 用實際營運的航段哩程數計算
- 票價類型或子艙等 – 日本國內線的每一個票價都會有自己特別的行銷名稱,而國際線則是大家熟悉的子艙等。會乘以一定的比例計算。
- 航線比例 – 全日空目前採用的是「用距離來計算的傳統算法」,但就會造成短距離難以累積。所以他有另外的規定是「日本國內線 x 2」,「日本起飛的亞洲線和大洋洲線 x 1.5」。
- 搭乘積分 – 在國內線票價和國際線子艙等中,有很多票價是有差異的,但是乘上的比例卻一樣。所以他設計了一個「+搭乘積分」,來貼補短程的計算。比方說,如果搭乘累積比例為 100%以上的國際子艙等,一律 +400 積分。
最後的公式則是 ❶✖️❷ ✖️❸➕ ❹ 來獲得最後每班航班的積分計算。就如同我一開始說的,規則很複雜,但是卻全部都有明確的說明,而且例外也有規則。大概就是這麼回事。
另外,針對不同的會員,還會有特別的里程碑獎勵制度。而升等制度與亞洲的大部分航空公司一樣,越高階會員越有機會升等,但是沒有很明確的明文制度。
ANA 的百萬哩客計劃
- 哩程永不過期(累積 100 萬哩)
- 申請 Super Flyers Card 資格 (累積 100 萬哩)
- 隨時使用 ANA Suite 貴賓室(累積 200 萬哩)
- ANA 原創行李吊牌(自累積 50萬生涯哩程起)
累積 ANA哩程
這邊的哩程,跟上面講的積分 Premium Point不一樣。是實際上可以來兌換機票的點數。而在日本因為 JAL 和 ANA 非常早就開始哩程遊戲,而且真的是像遊戲一樣一天到晚都有活動。所以即便不飛,也很容易集到兌換機票用的哩程。在日文裡面叫做「陸マイラー」,中文叫他「陸地上的點數旅行玩家」嗎XD
陸地上的玩法非常豐富,除了大家熟悉的「信用卡累積」和「點數交換哩程」之外,很多亞洲萬里通或是美國的航空公司在玩的遊戲,他們其實都已經行之多年,像是到餐廳或是理髮廳報卡號累積哩程。當然,也有很多獨特的玩法,比方說 ANA有自己的電力公司,可以辦 ANA電力 來累積哩程等等。
先來談坐飛機吧!
搭乘飛機累積
ANA 的哩程累積,對於玩點數旅行很久的同學來說,應該超級熟悉。因為他就是最傳統的那一種計算方式,只是公式複雜了一點。不過對於新手來說,可能會有點小痛苦。畢竟有些航空公司都改成了浮動式,缺點是你比較難從表格裡面找亮點,但優點是你可以直接知道能獲得多少,不用查表。
ANA有提供哩程計算機來查詢。比方說,我查詢了松山=羽田,子艙等為 T艙的經濟艙機票,會出現以下的結果。

基本上就是按照距離來走,用 1330哩的距離來計算,然後乘以 50% 的兌換率。而這個計算機,同時也可以計算會員尊榮積分 Premium Points 的部分。可以選擇查表還是看到票直接丟到模擬器計算,這樣的雙軌制,可以確保未來的規劃。不知道為什麼,這種安定性,實在是挺舒服的。
透過信用卡累積
ANA 在台灣有跟中國信託共同發行一張聯名卡,前年我有跟 VISA 合作,寫了一篇關於這張卡的分析。而在日本有非常多張 ANA 的信用卡可以選擇,不管是JCB, VISA, Mastercard和美國運通都有,而且從低階到高階,滿滿的選擇。
而美國也有一張 ANA 的信用卡,在我當初剛到美國什麼都沒有的時候,ANA就可以讓我審查通過 ANA U.S.A 卡,算是我在美國非常早期拿到的信用卡之一。(但也沒用多久就取消掉了XD)
這邊來列一下日本所有的 ANA 卡給大家參考,關於信用卡的部分,我會在別篇筆記介紹。
VISA | Mastercard | JCB | AMEX | |
---|---|---|---|---|
學生卡 | 在學間免年費 200円=1哩** | 在學間免年費 200円=1哩** | 在學間免年費 1,000円=10哩 | – |
一般卡 | 年費 2,200円* 200円=1哩** | 年費 2,200円* 200円=1哩** | 年費 2,200円* 1,000円=5哩*** | 年費7,700円* 200円=1哩** |
ZERO | – | – | 五年免年費 1,000円=5哩 | – |
To Me PASMO | – | – | 年費 2,200円* 1,000円=5哩*** | – |
To Me PASMO Gold | – | – | 年費 15,400円 1,000円=10哩 | – |
TOKYU POINT ClubQ PASMO | – | 年費 2,200円* 200円=1哩** | – | – |
Suica | 年費 2,200円* 200円=1哩** | – | – | – |
Wide Card | 年費 7,975円 200円=1哩** | 年費 7,975円 200円=1哩** | 年費 7,975円 1,000円=5哩*** | – |
Gold Card | 年費 15,400円 200円=2哩 | 年費 15,400円 200円=2哩 | 年費 15,400円 1,000円=10哩 | 年費 34,100円 100円=1哩 |
Premium | 年費 88,000円 200円=3哩 | – | 年費 77,000円 1,000円=10哩 | 年費 165,000円 100円=1哩 |
*首年免年費
**可以年費 6,600円 加入兩倍方案
***可以年費 5,500円 加入兩倍方案
大致上整理如上,但裡面其實很多細節和福利可以談。這邊僅先列出年費和消費獲得的哩程給大家參考。我知道有些日本的朋友已經敲碗很久了XD 再等我一下,會整理的。
透過轉點累積
透過其他的點數系統,可以轉換點數到ANA。但合作夥伴的部分,台灣的還能列,日本的真的是多到列不完。而飯店集團的點數,基本上大多是可以換的。這邊重點列出,給大家參考。詳細的部分會再寫筆記介紹。
重點列一些台灣零售商的轉點夥伴:
ANA 在台灣的點數交換夥伴
- OPENPOINT
- UUPON
ANA 飯店集團點數交換夥伴
- Hilton Honors
- World of Hyatt
- IHG One Rewards
- Marriott Bonvoy
- Shangri-la
ANA 在日本的點數交換夥伴
- 松本清
- S-Point
- EZOCA
- YAMADA
- Panasonic
- T-Point
- Tokyo Point
- nanaco
- PiTaPa
- 樂天
- G-Point
- So-net
- NetMile
- .money
- PeX
ANA 在日本的銀行點數交換夥伴
- AMEX
- EPOS
- ENEOS Card
- Orico
- 京成卡
- JCB
- JA Card
- Saison Card
- Diners Club
- 高島屋卡
- 三井住友卡
- 郵儲銀行卡
- Life Card
大致先列到這邊
其他方式
其他比較常見的,就是合作店家或是合作餐廳。消費時提出卡號就可以累積,甚至是他最近推出的走路 APP,走路就可以累積哩程。住在日本的朋友會很熟悉的「故鄉納稅」可以累積,甚至他也有自己的電力公司和保險公司都可以累積哩程。
使用 ANA 哩程
ANA 哩程兌換,在這二十年間其實有各式各樣的大改小改。期間各種被大家抓出來的亮點,也慢慢的被補齊。現在每個規則後面的小字敘述都越來越長。感覺全部讀完應該要辦個考試發證照了XD
一般來說大概可以分成「ANA 國內線獎勵機票」,「ANA 國際線獎勵機票」,「夥伴航空國際線機票」以及「星空聯盟獎勵機票四種。除了國內線之外,其他都還是採用傳統的分區制,用分區的方式來決定機票所需的哩程。
ANA 國內線酬賓獎勵機票
國內線兌換機票,基本上現在都是以「每一個航段為單位」來計算。以前會有兩個航段的算法之類的,不過過去式就不細談。現在唯一可以有例外的多航段計算,只剩下沖繩離島的部分。
兌換會分成三種季節「淡季 L」「一般R」及「旺季H」,然後以不同的距離來計算。這邊表格整理一下所需哩程的一覽表。(此表格於 2024/10/27後改表)
所需哩程 | 航線範例 | |
---|---|---|
0~ 300哩 | L 6,000 R 6,500 H 9,000 | 東京=大阪 沖繩=石垣 |
301~ 800哩 | L 7,000 R 8,500 H 10,500 | 東京=福岡 東京=札幌 |
801~ 1,000哩 | L 8,000 R 9,500 H 12,000 | 東京=沖繩 福岡=札幌 |
1,001~ 2,000哩 | L 9,500 R 10,500 H 13,000 | 東京=石垣 札幌=沖繩 |
如同我剛剛說的,國內線機票現在幾本上已經化零為整,是個非常簡單易懂的規則。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亮點了。不過,對,萬事都有那個 BUT。這幾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國內線機票也是空空蕩蕩,但哩程兌換機票的規則太明確,沒有什麼可以變動的空間。於是他就推出了每週的「當週特賣 3000 miles 起」,有點類似美國的航空公司會不定期辦的特惠航點。我在今年四月和五月飛了幾趟大阪和沖繩,都是運用當週特賣臨時起意的行程。
最後,國內線部分的淡旺季已經公佈到 2026年,這邊截圖出來給大家參考。

ANA 國際線獎勵機票
ANA 國際線獎勵機票跟國內線一樣,有分淡旺季,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1. 國內線和國際線的淡旺季日期不同 2. 即便是國際線,淡旺季的日期也會隨著不同區域而不同。
ANA國際線的獎勵機票,把全球航點分成 區域 1~10 一共八個區域。好的,我知道有人想吐槽了,不是 1~10嗎?怎麼會是八個?原因是他現在的分類基本上跟兌換夥伴航空的國際線一致,只是全日空 ANA 沒有飛「區域8 非洲及中東」和「區域9中南美」的航班,於是就直接讓他跳號了。
區域名稱 | 航點範例 | |
---|---|---|
區域 1 | 日本 | 日本 |
區域2 | 韓國及俄羅斯1 | 首爾、海參崴 |
區域3 | 亞洲1 | 北京、香港、 台北、馬尼拉 |
區域4 | 亞洲2 | 新加坡、曼谷、 胡志明、吉隆坡 |
區域5 | 夏威夷 | 檀香山 |
區域6 | 北美 | 洛杉磯、紐約、 溫哥華、墨西哥城 |
區域7 | 歐洲與俄羅斯2 | 倫敦、巴黎、 莫斯科、伊斯坦堡 |
區域10 | 大洋洲航線 | 雪梨、伯斯 |
這邊整理並且釐清一下獎勵機票的規則。
ANA的國際線航班獎勵機票規則整理
- 一定是來回票!
- 距離出發地所需最多哩程的地方是目的地
- 「停留」1次(僅限非日本出發);在日本國內,去程和回程各可「轉機」兩次。
- 「開口」當作是路上移動區間,視作轉機轉機。
- 起點和終點只能經過一次 – 台北=首爾=台北=東京 這種行程明顯不行
- 出發點或是目的地「開口」,必須在同一國家 – 比方說東京出發,最後回到大阪。
- 若目的地「開口」開在同一國家,但是不同區域,則兩區域的平均值計算。依照表格,大概就是美國(因為夏威夷不同區域)和俄羅斯會發生這種狀況。
兌換表的部分,我也把他整理成交叉圖表讓大家可以直接參考。
ANA的國際線航班獎勵機票哩程一覽表
區域 | 1 日本 | 2 韓國與 俄羅斯1 | 3 亞洲1 | 4 亞洲2 | 5 夏威夷 | 6 北美 | 7 歐洲與 俄羅斯2 | 10 大洋洲 |
---|---|---|---|---|---|---|---|---|
1 日本 | – | L 12,000 R 15,000 H 18,000 | L 17,000 R 20,000 H 23,000 | L 30,000 R 35,000 H 38,000 | L 35,000 R 40,000 H 43,000 | L 40,000 R 50,000 H 55,000 | L 45,000 R 55,000 H 60,000 | L 37,000 R 45,000 H 50,000 |
2 韓國與 俄羅斯1 | – | – | L 27,000 R 30,000 H 33,000 | L 40,000 R 45,000 H 48,000 | L 40,000 R 50,000 H 55,000 | L 45,000 R 55,000 H 60,000 | L 50,000 R 60,000 H 65,000 | L 40,000 R 50,000 H 55,000 |
3 亞洲1 | L 30,000 R 33,000 H 36,000 | L 39,000 R 42,000 H 45,000 | – | L 40,000 R 45,000 H 48,000 | L 40,000 R 50,000 H 55,000 | L 45,000 R 55,000 H 60,000 | L 50,000 R 60,000 H 65,000 | L 40,000 R 50,000 H 55,000 |
4 亞洲2 | L 46,000 R 51,000 H 54,000 | L 55,000 R 60,000 H 63,000 | L 55,000 R 60,000 H 63,000 | L 50,000 R 60,000 H 65,000 | L 55,000 R 65,000 H 70,000 | L 60,000 R 70,000 H 75,000 | L 50,000 R 60,000 h 65,000 | |
5 夏威夷 | L 53,000 R 58,000 H 61,000 | L 60,000 R 70,000 H 75,000 | L 60,000 R 70,000 H 75,000 | L 75,000 R 85,000 H 90,000 | – | – | – | L 50,000 R 60,000 H 65,000 |
6 北美 | L 62,000 R 72,000 H 77,000 | L66,000 R 76,000 H 81,000 | L 66,000 R 76,000 H 81,000 | L 84,000 R 94,000 H 99,000 | – | – | – | L 60,000 R 70,000 H 75,000 |
7 歐洲與 俄羅斯2 | L 67,000 R 77,000 H 82,000 | L 71,000 R 81,000 H 86,000 | L 71,000 R 81,000 H 86,000 | L 88,000 R 98,000 H 103,000 | – | – | – | L 65,000 R 75,000 H 80,000 |
10 大洋洲 | L 54,000 R 62,000 H 67,000 | L 62,000 R 72,000 H 77,000 | L 62,000 R 72,000 H 77,000 | L 78,000 R 88,000 H 93,000 | L 84,000 R 94,000 H 99,000 | L 88,000 R 98,000 H 103,000 | L 95,000 R 105,000 H 110,000 | – |
這張表裡面,有兩個我會建議哩程新手兌換的目標:
- 台北=日本 來回機票 17,000 哩起
-
台北是屬於亞洲1的區域,所以出發到日本的機票是以 淡季 17,000,一般 20,000 ,旺季 23,000 來計算。而且這裡指的日本,並不一定要是東京,也可以是北海道。所以可以開出 台北=東京=札幌(自行前往)函館=東京=台北 這樣的一張票出來。這因為可以開口,所以北海道的行程是可以從札幌一路玩到函館而不需要回頭路的。
總之,給新手第一推薦的就是,17,000哩程當作第一個目標,淡季飛趟北海道吧!當然啦,也可以多準備一點,在旺季出發。
- 台北=北美或歐洲 商務艙來回機票 105,000 哩起
-
第二個我會建議挑戰的,是長程的商務艙機票。台北飛北美或是歐洲的商務艙來回機票,一直是使用 ANA 哩程的亮點。而且這邊所謂的北美,是可以飛到墨西哥去的。
不過因為是長程,跨的時間長,來回都要剛好跨到淡季相對的困難許多。而且因為全日空的機票,無論如何你都得在東京轉機,台北=東京 和 東京=北美或歐洲 兩段都得要是淡季才行。我的建議會是準備好 125,000 哩程比較保險,115,000足夠北美的旺季,以及歐洲的標準兌換。而且更重要的是,接下來要聊到的合作夥伴航空獎勵機票,130,000商務艙,不分淡旺季,可以換到台北出發的北美機票。
合作夥伴航空獎勵機票
如果是要兌換 ANA 之外的航空公司的國際線,那麼就要以合作夥伴航空獎勵表為主。有趣的是,如果兌換夥伴航空,就沒有淡旺季的問題,反而有時候會比兌換ANA自己的旺季機票還便宜!
不過我相信很多人就是衝著要坐ANA的飛機,不得已才換夥伴航空的就是了…
計算的方式,少了淡旺季,但依然適用區域查表的方式來計算。而這次區域8和區域9就不會神隱了XD
區域名稱 | 主要國家或地區 | |
---|---|---|
區域 1 | 日本 | 日本 |
區域2 | 韓國及俄羅斯1 | 韓國及俄羅斯極東的區域 |
區域3 | 亞洲1 | 東亞區域: 關島和菲律賓也含在內 |
區域4 | 亞洲2及俄羅斯3 | 東南亞及中亞區域: 俄羅斯的烏拉山脈以東 |
區域5 | 夏威夷 | 夏威夷 |
區域6 | 北美 | 美國,加拿大,墨西哥 |
區域7 | 歐洲與俄羅斯2 | 歐洲及 俄羅斯烏拉山脈以西 |
區域8 | 非洲及中東 | 非洲及中東 |
區域9 | 中南美 | 中南美 |
區域10 | 大洋洲 | 紐西蘭澳洲, 大洋洲及密克羅尼西亞 |
稍微整理一下夥伴航空公司的規則
ANA的合作夥伴航空獎勵機票規則整理
- 一定是來回票!
- 無豪華經濟艙。
- 如果是多個航空公司的聯票,必須是星空聯盟。如果其他合作公司,必須要一航空公司一票。
- 距離出發地所需最多哩程的地方是目的地
- 轉機地點有限制 – ANA 把全球分成三個地區,美洲與夏威夷一地區,亞洲與太平洋一地區,歐洲中東非洲一地區。轉機地點必須要在出發地或是目的地的同一個地區轉機。比方說,你不能飛一張從台北到紐約的機票,但是要繞去倫敦轉機。
- 「停留」1次;在日本國內,去程和回程各可「轉機」兩次。
- 「開口」當作是路上移動區間,視作轉機轉機。
- 起點和終點只能經過一次 – 台北=首爾=台北=東京 這種行程明顯不行
- 出發點的「開口」,必須在同一國家,而且要同一區域 – 比方說東京出發,最後回到大阪。
- 若目的地「開口」開在同一國家,但是不同區域,則兩區域的平均值計算,但必須要是同一地區。依照表格,大概就是美國(因為夏威夷不同區域)和俄羅斯會發生這種狀況。
因為少了淡旺季,兌換表相對的不會被數字密密麻麻的淹沒。
比較特別的是,日本被分成了 1-A 和 1-B 兩種。1-A 是比較簡單的航程,只有國際線的兩個航段,以及日本國內轉機。而如果是比較複雜的航程,就會要用到 1-B,也就是所需的哩程數較多
合作夥伴航空獎勵機票哩程一覽表
區域 | 1-A 日本 | 1-B 日本 | 2 韓國與 俄羅斯1 | 3 亞洲1 | 4 亞洲2與 俄羅斯3 | 5 夏威夷 | 6 北美 | 7 歐洲與 俄羅斯2 | 8 非洲與 中東 | 9 中南美 | 10 大洋洲 |
---|---|---|---|---|---|---|---|---|---|---|---|
1-A 日本 | – | – | 15,000 | 20,000 | 35,000 | 40,000 | 50,000 | 55,000 | – | – | 45,000 |
1-B 日本 | – | – | 18,000 | 23,000 | 38,000 | 43,000 | 55,000 | 62,000 | 100,000 | 115,000 | 50,000 |
2 韓國與 俄羅斯1 | – | – | 15,000 | 22,000 | 37,000 | 55,000 | 60,000 | 58,000 | 97,000 | 122,000 | 55,000 |
3 亞洲1 | – | – | – | 20,000 | 36,000 | 55,000 | 60,000 | 60,000 | 96,000 | 122,000 | 50,000 |
4 亞洲2 | – | – | – | – | 30,000 | 65,000 | 80,000 | 59,000 | 72,000 | 135,000 | 46,000 |
5 夏威夷 | – | – | – | – | – | 20,000 | 47,000 | 70,000 | 90,000 | 70,000 | 60,000 |
6 北美 | – | – | – | – | – | – | 30,000 | 55,000 | 70,000 | 60,000 | 75,000 |
7 歐洲與 俄羅斯2 | – | – | – | – | – | – | – | 30,000 | 60,000 | 70,000 | 80,000 |
8 非洲與 中東 | – | – | – | – | – | – | – | – | 35,000 | 68,000 | 70,000 |
9 中南美 | – | – | – | – | – | – | – | – | – | 35,000 | 80,000 |
10 大洋洲 | – | – | – | – | – | – | – | – | – | – | 30,000 |
這張表裡面,一樣的,兩個給新手兌換的目標:
- 台北=日本 來回機票 20,000 哩起
-
在前面聊到 ANA 的國際線,是可以用 淡季 17,000,一般 20,000 ,旺季 23,000 來計算。但如果你是用夥伴航空兌換,比方說長榮航空 台北=札幌 直飛的飛機,則只需要 20,000哩就可以兌換來回機票。而需要擔心的就不是淡旺季的問題,而是搶不搶得到票。
- 台北=北美或歐洲 商務艙來回機票 118,000 哩起
-
從台北出發,飛北美只要 130,000 哩程就可以兌換商務艙來回機票,而歐洲只要 118,000哩,沒有淡旺季的問題,所有星空聯盟的飛機都可以搭乘。
ANA 星空聯盟環球票
ANA的星空聯盟環球票,一直是很多人想要環遊世界的目標。跟亞萬比起來,他最大的好處就是「星空聯盟」這四個字。畢竟星空聯盟的成員,比寰宇一家多太多了。在航點和航空公司的選擇上,彈性多很多,能去的地方多一些,開找到空位的機率也多一些。
總行程距離 | 經濟艙 | 商務艙 | 頭等艙 |
---|---|---|---|
4,001~7,000 | 38,000 | 63,000 | 90,000 |
7,001~9,000 | 43,000 | 68,000 | 100,000 |
9,001~11,000 | 55,000 | 85,000 | 120,000 |
11,001~14,000 | 60,000 | 90,000 | 140,000 |
14,001~18,000 | 65,000 | 105,000 | 160,000 |
18,001~20,000 | 75,000 | 115,000 | 180,000 |
20,001~22,000 | 85,000 | 125,000 | 200,000 |
22,001~25,000 | 100,000 | 145,000 | 220,000 |
25,001~29,000 | 120,000 | 170,000 | 260,000 |
29,001~34,000 | 140,000 | 200,000 | 300,000 |
34,001~39,000 | 160,000 | 220,000 | 340,000 |
39,001~44,000 | 180,000 | 270,000 | 390,000 |
44,001~50,000 | 200,000 | 300,000 | 450,000 |
在兌換環球票的時候,會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因為赤道繞地球一週大概是25,000英里,以這個數字上下,會是「真的要繞地球一圈」時的真實狀況。我大概標出來從 22,001~34,000的距離,會是守備範圍吧。以商務艙來說,大概落在 145,000~200,000之間,要看你這一圈離北極圈多遠而定。一般來說,環球票我的推薦就是換商務艙。一來經濟艙的差額其實不多,但現金售價差很多,都要出去環遊世界了,坐舒服一點吧。而頭等艙的狀況是,位子不多,而且很多航點又沒有飛頭等艙,會有一種沒換到很浪費,但是要換又很麻煩的狀況。
基本上你要準備的是:
- 170,000左右的 ANA哩程
- 稅金和燃料稅 — ANA 最近稅金燃料稅漲了相當多,所以需要準備一筆不小的預算。
- 一年後出發的一段很長的假 — 畢竟段數非常多,要盡可能在放票的初期,就搶著訂位。
有一些限制和規定:
- 飛機一定要跨太平洋和大西洋各一次 — 和亞萬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這個。你必須得真的繞一圈,可以靠北極一點繞小圈,但無法開出不繞圈圈的小環球。
- 一定要朝東或朝西,不可以逆向行駛。
- 最多可以停留八次,其中歐洲最多三次,日本國內最多四次。
- 必須要超過 10天的行程。最後一段國際線機票,要在第一段國際線航段的十天後。
- 最多可以有12個飛行航段,可包含最多4個「路上移動,同一城市內移動至不同機場」的區間。基本上就是開口的意思。
ANA的星空聯盟環球票,是非常認真的要繞地球一圈的票,也是很多人集ANA哩程的里程碑。或許在 17,000以及 95,000之後,下一個大目標,應該就是試著累積170,000了吧?比較麻煩的應該是他的三年過期,需要大量的飛或是消費。
升等 ANA 或星空聯盟 機票
如果哩程不多,很多人會考慮拿來升等。不過一般來說,除非有特殊狀況(比方說:便宜的經濟艙票都賣完了,又剛好有商務艙的升等位),否則我比較不會建議把哩程放在升等上。尤其升等的時候必須要買比較貴的子艙等機位才行。這麼說吧,當把他用數學來計算的時候,「買現金票後升等比直接換商務艙票划算」發生的機率實在不太大。
不過,因為現在的稅金都偏高,航空公司若是要壓低票價的情況下,「機票本人(不含稅費)」的價格有機會會偏低,導致哩程兌換的本夢比降低。但這真的要實際上 case by case 就是了。總體而言,不是個一般我會推薦的使用方式。

ANA可以升等的子艙等其實就已經相當設限,不過如果是星空聯盟的話,除了 Y/B兩個子艙等之外,通常最多只會再多一兩個很貴的票價。


其他使用方式
其他也有一些兌換商品和飯店的系統可以使用,也可以換成 ANA SKY COIN來使用。但,真的就是,我不會用啦!畢竟已經花了那麼多時間集里程,不飛嗎?
無論如何,有多元選擇很好,但適不適合你,就得自己評估了。
小結
整體來說,不管是以累積點數,還是兌換點數,都相當有吸引力的一個計劃。
- 如果你住在美國…
-
住在美國的同學,可以透過美國運通的點數兌換 ANA 點數,算是美國運通的點數裡面,相當棒的一個選項。當搭乘星空聯盟的時候,也可以考慮 把哩程累積在 ANA。
- 如果你住在台灣…
-
喜歡飛日本的人,應該都聽過 ANA 的計劃。台灣也有聯名卡可以搭配使用,基本上加減集里程沒問題。兌換上, 17,000可以當作新手的初級任務,130,000可以當作中間任務,170,000可當作終極任務。
- 如果你住在日本…
-
在日本基本上就是 JAL 和 ANA 二選一。不過先撇開品牌喜好不談,因為長榮加入了星空聯盟,同屬星空聯盟的 ANA,適用性會稍微高一點。再來,就要看你住的地方,國內線是哪一家航空公司比較方便了。
基本上平常太多任務可以解,信用卡也有各種回饋。一年要集到個 20,000 哩程換張機票回台灣,基本上不會太難。可以很快的試試看往下一個級數,130,000 左右試試看。若是當年會有很多飛行需求,甚至可以挑戰 SFC修行。
認真的整理完了 ANA 的哩程累積和使用,歡迎分享給你身邊準備重新啟動旅遊計劃的朋友們。
One More Thing
最近日本的美國運通ANA金卡,有一個非常棒的開卡優惠,消費大約 150萬左右,可以獲得132,000的哩程。這個消費額如果放在美國信用卡,可能大家都會閃到一邊去。不過以日本來說,算是相當不錯的 Deal。如果是要衝SFC ,這張卡也可以當作修行完後的卡片使用。大家可以參考看看。(這張卡的詳細介紹要再等等XD,最近比較稿擠。)
哩程攻略系列文



收聽Podcast《日本大特搜》
日本大特搜, 每週一三五更新!
最在地的日本知識型文化趨勢旅遊節目。
收聽Podcast《旅徒》
用豐富的知識享受高品質的旅行!
專門聊航空哩程,飯店點數,及最新旅行趨勢!
追蹤研究生臉書與IG
追蹤臉書《研究生Keith》,關於日本旅遊,點數和旅行,我都會放臉書分享。
追蹤 IG 《研究生Keith》,會分享一些日本的攝影作品和連續影片。